罐 茶味|解致璋老師 一手規劃的清香齋二號院

2018-09-10
葉俊良、胡碩珍 / 台北報導
草木合為茶
中有清香心
人居天地間
流動樂山水
隱市二號院
潔室窗几淨
客來自適賞
淪茗無盡意 

 

關於 二號院
 
關於「二號院」的空間,是解致璋老師一手規劃,她以老子言:「鑿戶牖以為室,當其無,有室之用」。室內構築由天花板、地面、壁牆所成,牆面開窗鑿門。空間彌六合,一切生命的韻律以及生活裡的節奏,全部可由這屋子內虛室的「無」而生。
 
 
院庭內原有老樟樹一株,是深巷中鳥兒們的棲會所,於東方移栽一欉光蠟木、青楓、桂花、樹蕨等與樟木彼此相呼應,園中栽花植木,均為台灣原生種草木為考量。

 

緣起
 
 
解致璋老師有感於古今時空相隔,今人於都市生活步調緊凑,居所也未如古人清幽,因此尋求一種有情趣的生活,適可靜慮繁囂風塵。喝茶,便是件簡單愜意又能滌煩之事,2018戊戌新年選址台北鬧市建隱室,名曰:「二號院」,約茶相聚,對外開放。
 
二號院像是個安靜的隱士,坐落於繁華的鬧市深巷裡,維持清香齋一貫獨具的靜謐氛圍,無處不顯生活美的意趣,是國際人士認識台灣茶文化的最佳代表。
 
以從學多年的茶人弟子擔任茶主人來司茶,空間元素清雅簡素,惟願待客心由境入茶,佈置一個軒外天光花影入室來,窗几明淨優閒舒服的環境,茶主人們經營茶席便如經營一片畫意般,「尺幅窗,無心畫」(李漁),讓走進來想靜心品味茶有真香的朋友,感受飲茶共話,日常生活自如的方式,也是種輕鬆生活的態度。

 

 
 
孔子曰:「游於藝」,藝在道中,也在生活中。當我們全神貫注、聚精會神的做一件事情,一定會體察到這樣的感覺:「當下時空和你融通在一起,時間像茶水一樣慢慢流入你的身體,你可能聽到自己情不自禁的心底話,靜美而舒適只因一杯茶,茶香花芳畫意滿室,覺得自己竟也是位品茶遊賞的詩畫中人啊!如斯言,待發現的美,無時不在生活中。」
 
 
 
 
 
茶,是生活中的味覺藝術
 
 
 
 
人們在茶湯中求真味品真香,而茶席佈飾則是為日常生活增添視覺美學的藝術氣息。習茶者品茶者亦應知解,茶性本懷精行簡德,恰宜素直寬柔、心手閒適的人來相待茶。每個人在天地俯仰在紅塵勞頓,偶得片歇喫茶去時,那一席將自己理明白的茶席與喝清楚的茶湯,都是人間風景中一幅「歸返自心」的畫作。觀無量壽經如是言:「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」。
 
解老師說:「能在茶之道路中前行,因茶而明心見性的歷程,是件多麼有意義的事!」
 
 
 
茶主人 邱瑋泫
當我們來到二號院品茶時,開門相迎的瑞冠姊帶著我們四遊庭院與屋室。在這的每一位司茶的茶主人,都是解致璋老師眼底大器晚成之人,承襲著老師經年累月口傳親授琢磨下,可以靜氣鬆柔理茶的人。他們平日習茶養晦,事茶待器,鑑賞插花,移栽植苔,將茶、器、景、境,通融於心,動手動腦、即知即行的實做,藉著台北二號院的場域,來演繹多年的所學所感。茶人們得備相應節氣、天候、穿堂移影來隨機佈置茶席,此間茶心閒雅之樂趣便躍然於上。
茶帖
「器物」是茶人表達茶席理念的中介,二號院茶席理念「岸上山水」的物器,均源自茶主人居家日常生活中的家用擺件雜物及庭中草花,取之隨機任運,搭以四季當令花木,來相應天地萬物同合。由平常物器組配兀然而成茶席,別出心裁,借茶理境。
 
茗境如是「半壁山河移入席,一盞清茗酬知音」!
與會來賓品飲佳茗
點心席
暉麗灼爍
素處以默
案上山水
風靜茶香
四季茶席集萃
窗外晴光入院來 碗茗爐烟款佳友
於2018年初始,試營運階段的二號院,是一處體驗台灣茶道的茶室空間,我們稱它為「隱市茶會」,當大家聚在都會一隅一起品茗,靜靜的享受著自在而平凡的生活樂趣。這情調是屬於台北尋常巷陌人家,平日邀鄰偕友在一塊喝茶的景况!
 
「人間萬事消磨盡,只有清香似舊時」
 
世事如風月,願歲時靜好。
左起【tea茶雜誌】主編葉俊良、前台北故宮院長馮明珠女士、清香齋解致璋老師、台北故宮博物院顧問廖寶秀女士於清香齋二號院歡喜合影
◆ ◆ ◆ ◆
清香齋「二號院」的開放
已然是島嶼台北
人文茶品飲空間的一道風景!
◆ ◆ ◆ ◆
更多精采內容敬請見〈茶雜誌〉
2018年 冬季號 No.20
 
罐 新聞
    微信:CansART
分類

FOLLOW US

清香斋二号院

清香齋二號院. 台北市杭州南路一段71巷2號  2018 All Rights Reserved. 版權説明